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案件快讯
“学习竞赛”提升法院工作新境界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法院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12-12-24 15:27:20 打印 字号: | |
  金秋九月,生气勃勃,江苏无锡滨湖法院“大学习大竞赛”活动如劲吹的东风,鼓足了全院干警的“精、气、神”。在无锡中院统一部署下,滨湖法紧扣“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八字方针,内修素质,外塑形象,在队伍建设、法院管理、服务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庭室阅览角、法官讲坛、法企对接、驻社法官工作室……亮点纷呈的工作举措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一步步推向高潮……

   学习调研,创新理念激发活力

  “对于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法官,适时的“学习充电”实在太有必要了。聆听资深博导教授们的精心授课,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困惑茅塞顿开,真是获益匪浅!”在华东政法大学审判能力与综合素质培训班上,干警对业外脱产培训亮出了高分。

  60余名助审员以上干警参与,内容涵盖侵权责任法、物权法等法律前沿,延伸时事热点、沟通技巧、庭审技能等素质培训……两级法院如此规模的脱产培训尚不多见,滨湖法院率先启动,依托院校合作平台打造人才高地,将菜单式培训常态化。依教科研合作协议约定,该院每年委托华政举办2-3期定制内容的培训班,借助高校学术优势为干警能力素质补充新鲜“血液”,实现人员培训全覆盖,岗位技能全提升。

  “法院干警要适应工作需要,必须不断充实知识,把学习作为一种需要,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并终生为之。”在该院庭室阅览角启动暨赠书仪式上,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春年寄语全院干警。

  该院斥资为各部门订阅的《人民法院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人民司法》等百余种期刊杂志,将庭室书架打造成了各部门的“私房”书库。在这片文化天地中,“周五学习日”不再单调枯燥,疑难案件研讨、法律文件解读……即便争个面红耳赤,最新最权威的司法解答近在咫尺。干警书写裁判文书、备战司法考试、攻读法律硕士,在阅览角静静坐上一会,也顿觉心性舒畅,神清气爽。

  2010年初,应对案多人少、矛盾尖锐复杂的形势要求,提升干警研判社会问题、化解涉诉纠纷、参与管理创新能力的需求变得愈发迫切,“法官讲坛”特色文化品牌应运而生。“台下能办案,台上能授课”,通过干警岗位心得的口耳相传,交流和传承滨湖经验,成为讲坛开设的初衷。

  两年来,讲坛文化越做越精,每月一期的文化大餐,远远突破了审判实务、管理经验、司法礼仪、职业道德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来院举办《法律人的文化梦》、《中国法治道路的现实选择》等高规格人文演讲,进一步提升了“法官讲坛”的文化品位。

  学习调研催生创新能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术有专攻”到“全面发展”,书香文气熏陶下,全院干警思想境界、专业素养、职业操守、文化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微信交流平台上,干警们常常为一个法律观点激辩到凌晨,再携着意犹未尽的思考沉沉睡去。

  “水深则所载者重,土厚则所植者蕃”,仅今年1-5月,该院3项课题入围全市两级法院宏观经济形势司法应对十大专题调研,先后发表公报案例1篇、要览案例2篇,中国法院年度案例8篇,近期又有2篇论文提纲被确定为第二十四届学术讨论会中标课题,显示出厚积薄发的强劲势头。

  岗位竞赛,业务技能争先进位

  2012年初无锡中院出台实施意见掀开了两级法院学习竞赛活动的序幕,滨湖法院不急于让干警“赛马”,却在“相马”布兵上先行一步。在保持队伍稳定性的前提下,该院将5名德才兼备的干警选拔到中层领导岗位,对全院34名干警进行了岗位交流,为8名干警落实了正、副科员的职级待遇。短短三周时间,迅速完成了一场厉兵秣马的队伍调整。

  “经过适岗竞争后重组的队伍就像一台注入了润滑剂的发动机,人才流动的势能将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的动能,引导干警在‘大学习大竞赛’中”比能力、比学识、比才干、比贡献。”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春年如是评价。

  队伍流动成了一池活水,岗位竞赛在多个层面上展开了角逐。该院围绕年度岗位目标设置开展办案竞赛,通过在局域网站设置办案排行榜,在业务庭公示栏实时更新办案进度,推行质效指标、信访案件、评查发改案件逐月通报等制度,让法官时刻绷紧“责任弦”,最大限度减少“瑕疵案”。7名党组成员带头包案清理涉诉信访老案,庭室领导带头承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综合管理部门有审判职称人员挂庭参加合议庭办案,为缓解办案压力、促进均衡结案良性循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不断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该院以全省庭审、文书“两评查”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庭审观摩、优秀案件评比、疑难案件研讨等岗位练兵活动。应对诉讼文书上网工作要求,从法律适用、事实表述、逻辑层次、语法修辞等角度严格文书评查,对上诉改判案件一、二审文书进行比对分析,对优秀裁判文书予以公示表彰,切实提高了裁判文书制作质量。

  “接访工作很辛苦,但使我感受到了司法为民的公仆情怀。信访群众的一段倾诉、一声哭泣、一个开怀的笑……期间的点点滴滴使我经历了成长的淬炼”青年干警在接访日记中这样写道。近期,该院派驻6名预备法官轮流至立案庭实习,参与信访接待、立案审查和案件审理,每人每期2个月。

  “到基层第一线,到维稳最前沿”,学习竞赛活动中,该院特别注重下沉重心,将青年干警派至基层一线岗位锤炼。推行“导师制”,选定资深优秀法官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借力青年干警研究会等平台,鼓励干警参与疑难案件研讨、法院绩效管理改革座谈,为法院工作献计献策。通过实施多渠道锻炼,对青年干警定目标、压担子、创条件,促使其迅速成长。

  该院将“五大能手”、”五大标兵”作为全年学习竞赛活动的标杆,从立审执各条线到创新、服务、道德、技能、保障各环节,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比学赶超”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热情,激扬了斗志,案件质效明显提升。1-5月,该院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96.57%,同比上升8.08%;案件平均审理天数23.65天,同比下降29.82%;四项未结案率同比下降7.77%;无18个月以上未结案件;无生效案件被改判发回重审。个人最高结案达150件。

  服务大局,为民司法润物无声

  “每周2天,我们会轮流派驻法官定期驻社服务。另外,居民也可通过预约服务、巡回审判、诉调对接、法官热线等渠道,随时随地联系到驻社法官和社区律师。”这是今年5月23日,王春年院长在全市首家“驻社法官工作室”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一样,“驻社法官工作室”是一个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宣讲法律、听取民众意见等的便民“机构”。该院立案庭负责人透露,滨湖法院每年受理民事案件数都在4000件以上,且90%的矛盾纠纷都发生在基层,让法官主动入驻矛盾集中地,贴近基层化解矛盾,采取提前介入、就地解决、诉前调解等灵活方式,可以快速、有效、妥善地将大量纠纷化解掉,既便民利民,减少当事人诉累,又公正高效,节省大量司法资源。

  近年来,滨湖法院在发挥司法能动性上狠下功夫,总结出台了《关于发挥司法职能为加快我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工作意见》,从全区转型发展的大局出发,明确司法政策导向,依法支持、鼓励和引导有利于滨湖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紧紧围绕“五大区、五中心”的发展定位推进司法保障,全力推动全区转型升级高标准实施。

  作为全市拆迁的“主阵地”,滨湖的拆迁工程可谓面广量大,拆迁房屋数量占到了全市50%以上,由拆迁而引发的诉讼纠纷也成了难以解决的“顽症”。为了保证拆迁工作顺利有序推进,滨湖法院建立了全区诉调对接“一盘棋”的模式,将矛盾化解力量进行有效整合,保证法院能够尽早介入矛盾频发的拆迁领域,妥善化解此类纠纷。

  “十几年辛辛苦苦培养的员工被外资企业挖走了,新产品技术被别人仿冒了,请问法官企业如何才能保护合法权益?”这是无锡市金鑫集团董事长谭玉琴在“法企联动”座谈会上向法官提出的问题。自从两年前滨湖法院与区工商联签订共建协议以来,法院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及时发布提示,解答企业在经营销售、劳动用工、知识产权等方面所遇到的难题,通过“零距离”交流化解企业实际存在的困难,为辖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不仅如此,在社会管理方面,滨湖法院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庭所对接”、“结对共建”、“巡回审判”、“司法建议”等等,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辖区依法治理水平,进一步强化群众遵纪守法意识。

  王春年表示,滨湖法院今后将坚持以审判工作为中心,以服务保障转型发展为重点,以司法能力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竞赛氛围融入法院工作各个方面,切实做到学习促提升、竞赛出成效、服务上台阶。
责任编辑:滨湖法院